2018年重啟的《戰神》及其續作《戰神:諸神黃昏》重新定義了動作冒險遊戲的沉浸式敘事。雖然鮮少作品能真正匹配其品質,仍有數款遊戲抓住了粉絲喜愛的相似元素。
從血肉橫飛的戰鬥到豐富的北歐神話探索,以下七款傑出替代作將伴隨你等待克雷多斯下一次冒險。
地獄之刃:賽奴雅的獻祭
圖片來源:Ninja Theory
開發商: Ninja Theory | 發行日期: 2017年8月 | 平台: 多平台
這款心理驚悚作共享《戰神》的北歐神話背景,並採用相似的過肩視角近戰戰鬥。遊戲透過凱爾特女戰士賽奴雅的旅程創新描繪心理健康議題,獲得廣泛讚譽,更拿下BAFTA最佳演出獎。
最後生還者 第I章 & 第II章
圖片來源:Sony
索尼這款末日傑作在角色塑造與情感敘事上表現出色。喬爾與艾莉的關係呼應克雷多斯與阿特柔斯的互動,探討混亂中保護與生存的主題。近期HBO改編劇更鞏固其敘事優異性。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
圖片來源:Ubisoft
育碧的維京史詩透過RPG機制深化北歐神話探索,擴展《戰神》基礎。玩家操控艾沃爾,在英格蘭遼闊開放世界與神話領域中遭遇奧丁、索爾等熟悉神話人物。
約頓
圖片來源:Thunder Lotus Games
這款獨立佳作以驚人手繪藝術呈現北歐神話。雖然玩法更側重解謎而非戰鬥,但其對抗龐然北歐巨人的史詩頭目戰將滿足喜愛《戰神》經典對決的玩家。
古墓奇兵:崛起
圖片來源:Square Enix
Crystal Dynamics的重啟三部曲共享《戰神》對戰鬥、解謎與半開放探索的平衡設計。西伯利亞場景與文物豐富的古墓提供相似的環境敘事與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進程。
星際大戰 絕地系列
圖片來源:EA
由《戰神3》導演Stig Asmussen操刀,這些作品採用相似半開放世界設計與爽快近戰(以光劍取代利維坦之斧)。續作《倖存者》透過多重互連行星中樞擴展探索。
陰屍路:第一季

Telltale的情感傑作透過李與克萊曼婷的代理父女關係,匹配《戰神》的敘事深度。其選擇驅動的故事敘述儘管玩法較簡單,仍極具衝擊力。
這些作品各自捕捉了《戰神》之所以獨特的面向——無論是戰鬥、神話、角色發展或世界設計。雖無一能完整複製聖塔莫尼卡工作室的成就,它們為喜愛敘事驅動動作遊戲的粉絲提供了引人入勝的體驗。